2019厚韵夏都 卫夫人书法艺术节开幕式![]() 7月9日晚,山西(夏县)卫夫人书法艺术节在夏县莲湖公园拉开大幕。此次艺术节包括“一式一会四展六活动”,将持续至7月13日。 ▲图为开幕式现场 群贤毕至夏都生辉,少长咸集共襄盛举。郑培亮说,肇源于夏县的“卫门书派”,在中国书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,此次卫夫人书法艺术节既有书法篆刻展,又有书法理论研讨;既用创作进行体验,又用理论加以阐释,在深度挖掘书法经典的基础上,深刻呈现当前书法创作的现象,能激活历代书法的生命力,陶铸当今书法家创作的精神内蕴,推进当前书法创作的发展。 翰墨千秋,金石永年。省文联副主席、省书协副主席韩清波在开幕式上表示,夏县县委、县政府充分利用夏县人文历史厚重、文化资源丰富这一优势打造的卫夫人书法艺术节,规模大、内容全、质量高,将丰厚的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,将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,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,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,是宣传夏县、推介夏县、展示夏县的有力抓手和重大举措,意义重大。 市委常委、宣传部部长王志峰指出,在卫夫人故里举办书法艺术节,不仅是书法界的一大盛事,也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、彰显文化自信、促进文化繁荣的一件大事,更是落实省委“文化强省”战略、落实市委挖掘“三大资源”“六大文化”战略部署的有益尝试,对加强运城的对外交流,提升夏县的书法水平,推动书法艺术发展,都将起到长久而深远的作用。 ▲童声合唱:这里最早叫中国 王志峰说,夏县县委、县政府抢抓“走进新时代,建设大运城”的历史机遇,积极传承以“卫门书派”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,创造性发掘、创新性转化,全力打造“厚韵夏都·文化瑰宝”特色品牌,走出了一条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共同发展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实现共赢的新路子。希望夏县县委、县政府以书法为媒,展示形象,加强交流,共谋发展,使生态夏县乘着新时代的东风焕发新的活力,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,积极融入新时代的文化建设,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。 ▲舞蹈:盛世华章 当天晚上,夏县莲湖公园灯光璀璨,人潮涌动,来自全国各地的200余位专家学者及夏县当地上万名群众齐聚一堂,见证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。童声合唱《这里最早叫中国》、舞蹈《盛世华章》、情景舞蹈《卫夫人》、诗朗诵《我的邀请函》、快闪《我和我的祖国》等精彩纷呈的文艺节目,赢得了热烈的掌声与叫好声。尤其是国家一级演员、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贾菊兰,夏县籍中国书协会员张有道、卢元昭、牛跃乾、刘海生、高勤师、赵毅以及夏县实验中学学生李佳倍等挥毫泼墨,写下“华夏之根”“忠孝之源”“智慧之乡”“绿色之都”“卫铄故里”“厚韵夏都”“中国梦”等书法作品,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。
▲歌伴舞:再出发 演唱:崔清华 何坤 卫夫人,本名卫铄,河东安邑(今夏县)人,出身魏晋书法世家,被誉为“中华女书法家之祖”,是“楷书鼻祖”钟繇之徒、“书圣”王羲之的书法启蒙老师。魏晋时期,以河东安邑(今夏县)人卫觊、卫瓘、卫恒、卫铄为代表的书法家对传统书法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,被后人称为“卫门书派”。其中,卫夫人的正书,方笔凝重、体态端庄,为魏体的创立以及向隋唐楷书的过度拓平了道路。她的《笔阵图》以简练的笔触、概括的文辞,对笔墨纸砚的选择、执笔的部位及传统书法的法则,均作了深入浅出的阐述,被誉为中国书法“法典”,对历代书法理论和实践发展都产生了巨大影响。 此次书法艺术节由省文联指导,夏县县委、县政府主办,省书协、夏县县委宣传部、市文联、市书协、夏县文化和旅游局、夏县文联联合承办,将持续至7月13日。其间,将举行“卫门书派”书学座谈会及首届“卫夫人奖”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、“厚韵夏都”全国楹联书法邀请展、“溯源传承”卫氏后裔书法作品展、“人文夏县、生态夏县”摄影作品展四大展览,开展书法进校园、介子推忠孝文化传承活动、非遗文化及文房四宝展演、文艺展演、特色农副产品展销、特色美食展销六大活动。 近年来,夏县县委、县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认真落实市委“改革抢先机,发展站前列,各项工作创一流”总要求,挖掘弘扬“三大资源”“六大文化”,助力大运城建设“三个战略定位”“四大战略目标”。此次依托卫夫人这一重要的历史文化人物,以“一式一会四展六活动”为载体,全力打造“厚韵夏都·书法之乡”文化品牌,将架起对外合作的新桥梁,拓宽转型发展的新路径,培育强县富民的新动能,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。一座崇德尚文、开放包容、山川秀美、宜居宜业、人民幸福的“大运城新花园”正在夏都大地拔地而起。 ▲开幕现场鸟瞰图
文章分类:
今日关注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