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西梨园又传喜讯 濒危小剧种再次起航 ——蛤蟆嗡小戏《话别》即将正式演出蛤蟆嗡是主要分布于山西省夏县祁家河乡西山头村、东庄、西庄一带的珍稀小剧种。蛤蟆嗡小戏《话别》讲述中条山区某村第一书记月琴任满到期,不舍乡亲但又怕麻烦乡亲,欲趁着天色未明悄然离别生活和工作两年的村里。熟料,众乡亲早已在村口等待。月琴和乡亲们依依惜别,声声婉转,句句深情,展现了一幅干群融洽如水的和谐画面。目前,《话别》已由夏县文化馆成功排练,即将于明年年初正式演出。 据已故老艺人追述,蛤蟆嗡约形成于清光绪初年。当时,祁家河乡西山头村的煤窑比比皆是,陶瓷业兴旺发达。鲁、豫、陕、湘等地的商人来往不绝,终年不断。逢年过节,小商贩和村里年轻人聚集在一起,唱歌跳舞,热闹非凡,有唱[恋花调],有唱[阳高调],有唱[阴丝调],有唱[二黄调],有唱[花鼓调],有唱[纽丝调]……可谓南北汇杂,东西结合。这些南腔北调融合在一起,加之受当地语言、风俗影响,逐步形成了悠扬缠绵、委婉动听、具有独特风格的蛤蟆嗡。因胡琴能手杨学银加入了别具风味的特制胡琴,胡琴声似蛤蟆哇哇叫,剧种因此得名“蛤蟆嗡”。至清末民初,蛤蟆嗡有了较大发展,西山头村购置戏箱,组成20多人的蛤蟆嗡班,到附近村庄和平陆县及河南渑池、灵宝的一些地方演出《蓝桥会》《小寡妇上坟》《黄桂香哭墓》《闹马房》《张古董借老婆》《钉缸》等20多个反映地方民间生活的小戏。1930年前后,蛤蟆嗡日益衰落。1941年日军侵犯中条山,西山头蛤蟆嗡戏班解散,艺人逃难他乡,乐器也先后遗失,剧种近乎失传。 夏县文化馆曾于1979年组织艺人排练《小寡妇上坟》《渔舟配》等传统剧目,参加了1980年和1981年夏县举办的春节文艺调演。终因保留剧目少,唱腔失传,无法恢复原貌。2007年,蛤蟆嗡被列入第二批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。2017年,原夏县文化局副局长秦喜安带领文化馆戏曲骨干,深入祁家河乡走村串户,遍访民间艺人,进行了系统的资料收集工作,并邀请祁文俊等4位蛤蟆嗡传承人重新编排了传统剧目《王婆骂街》,于2017年8月搬上舞台,让百年乡韵再次唱响。 目前,蛤蟆嗡虽然没有完整的创作、表演团队,表演形式也比较单一,且演员队伍年龄偏大青黄不接,但为使这一珍稀的地方小剧种不至彻底失传,进一步挖掘、抢救和保护濒危小剧种,培养储备年轻戏曲人才,丰富和完善夏县地方戏剧的历史发展,夏县文化和旅游局决定创作排演新剧目《话别》,由县文化馆实施《话别》的创作、编排和演出工作。文化馆特邀编剧作品获得过山西省“五个一工程”奖、临猗县眉户剧团原二级演奏员韩长荣担任《话别》的编剧和音乐设计,特邀运城市文化馆副馆长刘晓东担任《话别》编导。 2021年,文化馆协主创团队再次深入祁家河进行考察和调研,走访蛤蟆嗡老艺人,全面掌握蛤蟆嗡的历史渊源、艺术特点,对蛤蟆嗡的保留剧目、代表乐器、音乐构成等进行系统总结和梳理,从蛤蟆嗡的旋律、调式风格、特色节奏节拍、唱词和装饰音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,同时在编排过程中融入现代音乐元素和地方戏曲特色,使得《话别》更符合当代审美。此次《话别》的成功排演,将对保护和传承蛤蟆嗡这一濒危小剧种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。 戏校学生排练蛤蟆嗡(2005年) 戏校学生排练蛤蟆嗡(2005年) 夏县文化馆特邀音乐设计、编剧韩长荣现场指导乐队 夏县文化馆特邀运城市文化馆副馆长刘晓东执导《话别》 编导刘晓东现场指导演员表演
蛤蟆嗡小戏《话别》排练现场 |